美国关于取消对中国最低限额豁免的行政命令
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4月2日发布行政命令,明确从2025年5月2日起执行取消对中国及中国香港的最低限额豁免。白宫计划将进行为期 90 天的审查,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探讨将限制措施扩大至澳门。
根据最低限额豁免,美国允许每人每天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货物免税进入美国。取消对中国及中国香港的最低限额豁免将放慢运输时间并提高运输成本,因为目前用于最低限额商品的Entry Type 86程序将消失,迫使进口商改为采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入境方法。
美国的最低限额规则比大多数其它国家的类似进口货物关税豁免门槛更为宽松,一直是低成本进口的生命线。取消最低限额豁免制度,对价值2,500美元以下的货物影响最大,这类货物此后只能适用非正式入境,而高于该价值的则需正式入境(Entry Type 1)。对于依赖最低限额豁免的公司来说,取消最低限额豁免意味着他们可能必须转向适用非正式入境规则(很可能是Entry Type 11)。与简化的最低限额程序不同,Entry Type 11要求通过自动商业环境(ACE)系统提交CBP表格7501。这一表格需要详细数据:进口商详情、装运物流、每件物品的10位协调关税时间表(HTS)代码,以及基于交易价格加上额外费用(如包装成本或特许权使用费)的估值。预估关税必须在货物放行后10天内支付——这与许多企业所享受的免税便利相去甚远。
总之,取消最低限额豁免制度这一转变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并不简单。完成表格7501增加了行政负担,这对习惯于最低限额捷径的企业来说非常陌生。确定正确的HTS代码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如果代码错误,可能会触发适用关税错误和/或海关延误。